诚实版”双偷盗宝”:8人团伙21米深洞盗紫砂泥
最近在宜兴黄龙山上演了一出现实版”双偷盗宝中文版”的惊险故事。8名不法分子为了盗取珍贵的紫砂泥,竟然在山上挖了一个深达21米的垂直洞穴,相当于7层楼高!这不禁让人联想到《盗墓笔记’里面的情节,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离奇。
这群”双偷盗宝”的罪犯来自贵州,都是经验丰富的煤矿工人。他们选择在宜兴黄龙山上租了一处偏僻民宅,从屋内开始向下挖掘。为什么要冒这么大风险?原来,宜兴紫砂泥被誉为”泥中泥、岩中岩”,是制作紫砂壶的顶级原料,市场上价格不菲。
盗宝经过惊心动魄:缺氧险丧命
10月10日晚,警方接到举报后迅速包围了这处民宅。当时3人在洞外望风,5人正在21米深的洞底作业。发现警察后,8人全部躲进洞中拒不配合。由于洞内空气稀薄,情况特别危急!
经过半小时僵持,警方找来他们的老乡下洞劝说。当8人陆续爬出时,已经脸色发白、呼吸困难。想想看:徒手爬上7层楼高的垂直洞穴,还是在缺氧情形下,这简直是在玩命!警方后来测量,这个”双偷盗宝中文版”的洞穴直线深度达21米,还不包括横向挖掘的部分。
现代盗宝团伙:专业设备+严密分工
这个”双偷盗宝”团伙相当专业:
– 使用电锤、铁锹、风机等现代化工具
– 配备对讲机保持联络
– 5人负责挖掘,3人负责运输和望风
– 夜间作业,白天休息躲避巡查
据交代,他们每晚8点开工,凌晨5点收工,挖洞两三个月才能完成,光成本就要五六万元。挖出的紫砂泥用三轮车分批运走,再通过大车销往外地。这种”双偷盗宝中文版”的作案手法,简直可以拍成电影了!
紫砂泥:亟待保护的”泥黄金”
宜兴紫砂泥是制作紫砂壶的唯一原料,属于不可再生资源。特别是黄龙山出产的”底槽青”泥料,做出的紫砂壶温润如玉,市场价格极高。
为了保护这一珍贵资源:
– 黄龙山矿区早已封矿
– 当地有十几人的专职巡查队伍
– 山区安装了大量监控设备
– 警方加大打击力度,7名涉案人员已被行政拘留
现实启示:珍视文化遗产,远离违法犯罪
这出”双偷盗宝中文版”的现实闹剧给我们什么启示?珍贵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共同保护。紫砂泥不仅是经济资源,更是文化瑰宝。警方提醒:破坏矿产资源属于违法行为,切勿以身试法!
下次当你手捧一把宜兴紫砂壶时,不妨想想:这泥土背后,可能就藏着这样惊心动魄的故事。但我们要记住:真正的价格不在于非法获取,而在于用心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