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友人离别的诗句:3首小众古诗道尽千年不舍情

开篇:离别是诗,更是人间常态

从古至今,友人离别的诗句总是最能戳中人心。无论是为了生计远行,还是因世事无常分别,那些藏在诗词里的哽咽,至今读来仍让人共鸣。今天分享的3首冷门古诗,虽非名家之作,却用最朴实的语言,道尽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情。

1. 明·佚名《别溪居》:月光系柴门,明日各西东

“短篙收月系柴门,明日秋风换瓦盆。”

这首诗像一幅画:夜深人静,诗人将月光“系”在柴门边,仿佛想把最终的温柔留下。可天一亮,就得为生计奔波,连煮饭的瓦盆都要变卖。友人离别时,何尝不是如此?纵有千般不舍,现实却逼人转身。

为何动人?

它把离别的无奈藏在细节里——不是不想留,而是“腹中雷响欲啼痕”。肚子饿得咕咕叫,哪还有闲情垂钓?这种诚实,恰是古今打工人共同的叹息。

2. 清·释雪樵《出谷》:白云守空山,泪比脚步重

“鹿迹斑斑绕竹床,白云替我守空桑。”

隐居深山时,野鹿作伴、白云为友,可为了缴纳官税,诗人不得不下山谋生。最扎心的是末句:“谷口回身泪数行”——转身那一刻,眼泪比脚步更诚恳。

离别之痛在哪里?

友人离别的诗句常写“执手相看泪眼”,但这首诗的痛,在于“被迫”。明明心属山林,却要为五斗米折腰。回望谷口时,那份不舍与挣扎,谁懂?

3. 民国·王用宾《去乡夜泊》:炊烟换不来归途

“若使炊烟能换米,谁甘身世作浮萍?”

这首诗的离别,多了一层时代之悲。诗人夜泊江上,看灯火碎星,恍然惊醒旧梦。一句反问直击人心:如果家乡的炊烟能养活人,谁愿意漂泊如浮萍?

现代人怎样共情?

如今几许人为了生活离开故乡?友人离别的诗句里,这句最像当代人的自白:“不是不想留,是留下没出路。”

小编归纳一下:诗词不朽,离别永恒

这三首友人离别的诗句,没有李白“孤帆远影”的壮阔,也没有王维“西出阳关”的豪迈,却因诚实而珍贵。它们告诉我们:离别从不是古人的专利,每个时代都有不得不走的理由。

下次当你与友人分别,或独自踏上远行的列车,不妨想想这些诗——千年前有人懂你的心情,而千年后,这些文字依然在替我们说话。

> 互动提问:你读过哪些关于离别的诗句?哪一句最让你感同身受?